(2012·广州)某校科技节的实验比赛中,老师先向大家展示了KN03、CaC03和CaCl2三瓶白色粉末,然后取一些KN03固体于研钵中,接着用一纸板挡住同学们的视线,告诉大家打算继续取CaC03、CaCl2在研钵中混合。过一会儿老师拿开纸板,向同学们展示研钵中的白色粉末。
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,判断老师是否取了CaC03、CaCl2于上述研钵中。叙述实验操作、预期现象和结论。
提供的试剂有:稀HNO3,、蒸馏水、Na2CO3溶液、AgNO3溶液
实验操作 |
预期现象与结论 |
|
_________________,说明老师取了CaCO3 |
|
_________________,说明老师取了CaCl2 |
(2012·菏泽)A、B、C、D四种化合物分别通过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,如下所示(反应条件略去):① A → B + M ② B → M + N ③ C → M + P ④ D → M + Q
在生成物中N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,P是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,Q的水溶液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,试推断(用化学式表示):
(1)A是 B是 C是 D是
(2)写出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
写出Q的水溶液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
; 反应类型
⑴H2O2 H2O HgO KClO3 (2) 2H2O 2H2↑+ O2↑
KCl+AgNO3 =KNO3 +AgCl↓ 复分解反应
(2012·资阳)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较为广泛。
(1)合理使用氮肥、磷肥、钾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,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(填序号)_________;
① 尿素[CO(NH2)2] ② 硫酸钾[K2SO4]
③ 磷酸二氢铵[NH4H2PO4 ] ④ 硝酸铵[NH4NO3]
(2)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适应酸碱性不同的土壤。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5.6,该土壤为(填“酸”或“碱”)_________性土壤。
(3)可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锅炉里的水垢[主要成分为CaCO3、Mg(OH)2],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之一: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稀盐酸选用适
量而不是过量,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2012·铜仁)某化学活动小组以“酸碱盐的性质”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,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一起来解决下列问题:
(1)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,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,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,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,应向农田里施加 (填化学式)。
(2)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(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)。
I.为了验证反应①,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,溶液由无色变成 。
II.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,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,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: 。
III.为了验证 反应③能够发生,你选择的物质是 。
a.Na2CO3 b.HCl c.FeCl3 d.Ba(NO)2
(3)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,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和化学方程式:
实验主要操作步骤: 、 , 化学方程式: 。
(1)Ca(OH)2 或 CaO
(2) I.溶液变红 II. CO2+2NaOH Na2CO3+H2O III. C
(3)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、过滤
CuCl2 + Fe FeCl2 + Cu
(2012·盐城)某兴趣小组对食用纯碱和食用小苏打两种粉末进行以下探究。
[查阅资料]
名称 |
食用纯碱 |
食用小苏打 |
主要 成分 |
Na2CO3 |
NaHCO3 |
酸碱性 |
水溶液显碱性 |
水溶液显碱性 |
热稳定性 |
受热不分解 |
270℃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、二氧化碳、水 |
[实验探究]
(1)探究两者水溶液酸碱性的差异
小明分别向等浓度的两种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,发现两者都变 ▲ 色,但食用纯碱溶液中颜色更深,由此推测可能 ▲ 溶液碱性更强。小欢认为要比较两种溶液的碱性强弱,可直接用 ▲ 进行测定。
(2)验证两种粉末的稳定性
在老师的指导下,该小组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操作,观 察到 ▲ (填“甲”或“乙”)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,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▲ ,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 ▲ 。
(3)测定食用纯碱粉末的纯度
取食用纯碱粉末试样,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测定。
数据记录如下:
称量项目 |
称量时间 |
质量/g |
试样 |
|
11.0 |
装置+ 稀盐酸 |
|
160.0 |
装置+稀盐酸+试样 |
反应开始后20s |
167.0 |
装置+稀盐酸+试样 |
反应开始后30s |
166.6 |
装置+稀盐酸+试样 |
反应开始后90s |
166.6 |
① 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 ▲ g。
② 通过计算确定食用纯碱粉末中Na2CO3的质量分数。(写出计算过程,结果保留一位小数。)
③ 如果测得的结果比实际纯度高,可能的原因是 ▲ 。(答一种即可)
(1)红 食用纯碱(或Na2CO3) pH试纸 (各1分)[来源:21世纪教育网]
(2)乙(1分) 2NaHCO3△Na2CO3+CO2↑+H2O(2分)
防止加热时小苏打(或NaHCO3)粉末进入导管(1分)
(3)①4.4(1分)
②96.4%(1分)
③稀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随CO2气体排出,从而导致所测纯度偏大。(或水蒸气随CO2气体排出,从而导致所测纯度偏大)(1分)
(2012·潍坊)反思、归纳与提升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。对于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,通过反思与探索,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。请填写下文中横线上的空白。
【知识回顾】
1.氯化氢气体、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。
2.盐酸、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
![]() |
【迁移运用】硫酸钠溶液能导电,原因是硫酸钠溶于水:Na2SO4→________。
【探索发现】
(1)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
![]() ![]() |
(2)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
![]() ![]() |
(提示: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)
(3)有 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,以Na2CO3+2HCl=2NaCl+H2O+CO2↑为例,反应实质:2H++CO32-→________________。
【总结规律】
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【答案】【迁移运用】2Na++SO42-(1分,漏掉系数2不扣分)
【探索发现】(1)NaOH+HCl=NaCl+H20(2分)
(2)BaCl2+Na2SO4 =BaS04↓+2NaCl(2分),Ba2+和SO42- (1分,只写一种不得分)
(3)H20+CO2↑ (1分,只写一种不得分)
【总结规律】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数目减少(1分,其它答案只
评论